摘《心晴》报

     昨天老师给家长发了一张《心晴》小报,是给家长看的,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等,觉得挺不错的。看过后,我也是小报上说的家长之一,有时只顾自个的情绪,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,受益很深,就五笔上来让大家一块分享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《心晴》报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式,批评是众多家长采用的一种方式。比如:
“你这次怎么又考成这样,要好好学习,知道不?”
“你的作业怎么写得乱七八糟的,给我重写!”
“你怎么又在玩电脑,赶紧给我学习去!”
可事实往入是批评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。孩子为什么不听话?为什么屡教不改?为什么跟父母对着干?这一连串的问题,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分苹果的故事  
    有一个首相和囚犯分别向人们提起他们小时侯的事。是关于分苹果的。
    囚犯说,小时侯有一次,妈妈买了很多苹果,在这些苹果中,有一个个儿特别大,颜色特别红的苹果。他跟他的兄弟都争着要这个大苹果,他妈妈很生气地说:“你们怎么能这么自私啊?都想要大的,应该把这个大的留给别人才对呀!这样才是好孩子!”男孩子听完,马上改口道:“妈妈,我要这个最小的,这个大的给弟弟们吧!”妈妈听了很感动,把男孩搂在怀里,并把这个最大的苹果奖给了他,因为他才是好孩子。囚犯回忆说,我撤了谎,却得到了想要的东西,从此以后我学会了用各种欺骗手段去取得想要的东西。
   首相的故事开始也是一样的,也是分苹果,不同的是,当孩子人都争着要那个最大的苹果时,他妈妈将这个苹果举在手里说:“这个苹果最大也最好吃,你们都想要,这样很好,但苹果只有一个,只能给一个人!这样吧,花园里长了很多杂草,我把草地分成几份,你们每个人一块,谁先把杂草拔完,谁就可以得到这个苹果!”结果,首相最先拔完,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这个苹果。从那个时侯,他就明白,想得到东西就必须付出劳动。因此他一直努力做自已应该做的事情,没有丝毫懈怠,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批评为什么不管用?  
    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杂志和报纸。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,她孙女下学后也常来这里。有一天,我照例去取报纸,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,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:“唉!你是怎么搞的,写的字都这么难看!这个重写,那个也得重写!”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拔拉小女孩的手,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。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,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,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。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,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,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,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。有的字写的还不错,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,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,要不干脆就把“腿”钻出去了。看得出来,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。我心里暗想,写成这样也难怪,刚开始嘛!我和老太太比较熟,连她的这个小孙女名字我都知道,叫莺歌。
于是我就说:“大娘,您别着急,我和莺歌说说。”老太太很高兴地说:“对,你是搞好教育的,你和她说说。”
我说:“莺歌啊,做作业呢?我看看!”
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,闷闷地应声说:“噢!”
我拿起她作业本说道:“噢!是练习写生字啊,写得还真不错啊。”
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,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。
我接着又道:“对了,你给我指指看,哪个字你写得最好?”
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,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。
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不错的,接着又问道:“噢,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?”
我拖长了声音问着,还未等话全部说完,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,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。
我赞许地点点头讲:“莺歌,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!是吗?”
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,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。它是那种很饱满、顶天立地的好字。
我轻轻拍着她头说:“好极了!你慢慢做吧,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!”没有三分钟,小姑娘的表现叛若两人。
老太太惊讶地说:“赵老师,这丫头怎么这么听你您的话?“我对她讲:”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!鼓励比批评瘦子得多啊。“
俗话说:“玉不琢不成器“,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。
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,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,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。
但实际上,许多家长有这样体会,和孩子好好地说、讲道理不管用,批评也不管用,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,怎么做效果都不好!反正就是:说不听,骂没用!打一顿,管一阵!
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侯了。孩子犯错了,到底该如何管?如何教育孩子?错了就该批评吗?
1、无用的批评(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。)
(1)批评情绪化:一量孩子出现过失的时侯,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,脸色发青,手舞足蹈,念念有,眼睛发直,声音分贝高,语言速度快,一陈狂风暴雨。
(2)批评泛滥化:有时侯,我们的家长在批评旁及孩子的时侯,声音慷慨激昂,语速飞快,大脑活跃,思维跳跃,联想丰富,上纲上线。
(3)批评简单化:很多时侯,孩子犯错后,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侯不批评,不该批评的时侯乱批评。
(4)批评急躁化:有许多时侯是这样的,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监,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,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,气不打一处来,通常是眼到、口到,甚至手也到了。

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?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产活动中过早地干涉、过多地介入、频繁地干预、琐碎地批评、莫名地批评,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、恐惧和逆反的心理。


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-
发表评论
昵 称:
密 码: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.
内 容:
验证码: 验证码
选 项:
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,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帐号.